欢迎光临
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背景(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
   

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背景(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

开元年间,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励精图治,推行各种积极的政策发展经济,增强国力,富国安邦,振兴唐朝,取得了开元盛世的大好局面。

然而到了天宝年间,启用李林甫、杨国忠等奸臣,听信谗言,朝廷政务多有失控。

对地方官员执政行为有所失察,中央集权稍有减弱,军事、政务、经济管理权限下放力度过大,朝纲松紧力度失衡。

造成安禄山等地方节度使权力膨胀,贪污腐败,结党营私,营造个人地方势力,野心家暗中使劲儿与朝廷离心离德,唐朝天下乌云笼罩,风雨欲来,社会危机漫步行走。

把话题拉回来说安禄山,先从安禄山的基本情况和发迹说起。

安禄山这个人原本姓康,跟祖姓的名字叫康轧荦山(zhá luò shān),营州柳城(今辽宁省朝阳市)人氏。

他的爸爸早年就去世了,妈妈阿史德氏,以跳舞迎神、祈祷占卜为业,民间俗称女巫。

其父去世后,母亲带他改嫁,继父是突厥番官,姓安名延偃。康轧荦山从而改名改姓,叫安禄山。

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背景(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第1张

安禄山画像

安禄山既善于处理各种纠纷,又敢于同当地的恶少争斗,以勇敢善斗在幽州闻名遐迩,远近皆知。后来在幽州从军,在节度使张守珪帐下效力。

由于他为人阴险狡诈,善于揣摩人心,处事阳奉阴违,特会溜须拍马。所以很受张守珪的器重,收其为义子。因此,他也不断得到提升。

736年(开元24年)3月,安禄山官职升到左骁卫将军,然而在军事上产生重大失误,犯了死罪。

张守珪爱惜他是个人才,想饶他不死,于是就写了一纸呈文,派人将安禄山押往首都长安,交朝廷处置。当时担任右丞相的张九龄看了呈文后,认为军中纪律第一,应该处安禄山于死罪。

当玄宗皇帝李隆基看到呈文时,拿起御笔写下御旨,安禄山无罪,是可用之才。安禄山得到玄宗皇帝的赦免。

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背景(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第2张

唐玄宗皇帝李隆基

安禄山回到幽州军营,通过阿谀奉承,私下巴结,贿赂打点上下官员,编织人脉,疏通关系。周围左右,上下官员,朝廷内外都是对他一片赞扬之声。

742年(天宝元年),安禄山又一次被提升,朝廷任命他担任平卢节度使。过了两年,安禄山又兼任了范阳(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节度使。

747年(天宝6年),安禄山入朝拜见玄宗,他极尽谄媚之能事,对唐玄宗皇帝极为尊重,却对太子不加理会,甚至宣称“愚臣只知有陛下,不知有皇太子,真是罪该万死”

唐玄宗没有看透安禄山的奸诈之心,反而对他满口称赞,说安禄山是一位诚朴可爱的官员,对他的忠心感到十分满意。

748年(天宝7年)元月,唐玄宗赏赐安禄山免死证书铁券勋章。

750年(天宝9年)5月,唐玄宗又赐封安禄山为东平郡王,除了范阳、平卢两镇外,又兼了河东(今山西太原)节度使。

安禄山在官场上一路绿灯,节节升高,控制了北方边境的大部分地区,管理军队已经超过十九万人,占唐朝军队数量的五分之二左右。

安禄山开始秘密将亲信提拔成将领管理军队,又挑选了8000名降兵勇士,组建一支精兵部队,由自己直接指挥。大量囤积粮草,购置武器装备,做好了领兵叛乱的一切准备工作。

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背景(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第3张

叛军图片

753年(天宝12年),权相李林甫病死,杨国忠接任宰相。新宰相三番五次向唐玄宗皇帝李隆基奏本安禄山,说这个家伙一定有谋反企图。

754年(天宝13年),安禄山前往长安谒见皇帝,跪在玄宗面前哭着说:“臣是蕃人,一个大字不识,陛下提拔臣于行伍之间,臣感念陛下深恩,杨国忠欲杀臣也。”

唐玄宗被他虚心假意的表演再次蒙骗,不但没有治罪他,反而提升其为尚书左仆射,将他的两个儿子也封了官,作为对安禄山的安慰之表示。

755(天宝14年)11月,安禄山在范阳(今河北省保定市定兴县)领兵叛乱,以“奉命讨伐杨国忠”为名,带领十五万叛军从范阳南下,直扑洛阳和长安两地之间的城市。

当时中原地区已多年没有战事,很多郡县无兵可用,毫无应变准备,更没有力量抵抗叛军。

地方官吏闻听叛军打过来了,不是弃城逃跑,就是打开城门欢迎叛军进城,叛军好似入无人之地,长驱直入,一路南下,黄河以北大部分地区几乎被叛军所占领。

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背景(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第4张

叛军图片

唐朝讨逆军队连吃败仗,名将封常清、高仙芝所率新军也被击溃,东都洛阳失守,国都长安前面只有潼关天险可以阻挡叛军了。

平原太守颜真卿、常山太守颜果卿兄弟已经在河北举兵抗击安禄山叛军,只要唐军主将哥舒翰能守住潼关,腹背受敌的叛军很可能遭到失败。

然而,玄宗急于打败叛军,收复洛阳,强令哥舒翰出战。哥舒翰没办法违抗玄宗的旨意,痛哭一场之后,只好带兵出战。

结果唐军在灵宝(今河南灵宝东北)中了叛军崔乾祐所部的埋伏,被叛军杀得大败。随后,崔乾祐攻克潼关,哥舒翰也做了叛军俘虏。潼关失守后,长安门洞大开,无险可守。

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背景(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第5张

平原太守颜真卿画像

潼关失守的消息传到朝廷,朝中群臣大乱,唐玄宗在宰相杨国忠的建议之下,带上杨贵妃等后宫家眷及亲兵部队,连夜出长安到蜀地成都避难。

浩浩荡荡的大队人马到达马嵬(wéi)驿(今陕西省兴平市西约11公里处)时,扈从的六军将士由于愤恨奸相杨国忠乱政皇权,搅乱朝纲,淫威奸邪,放荡不羁,才引起安禄山叛乱,致使国家处于危难之中。

于是六军将士们剑指宰相而发动兵变,杨国忠在慌乱之中被杀死,兵变将士又将宰相的家眷以及他的亲信全部逮住斩首,又把玄宗皇帝的驻地团团围住,在外大声喧哗,叫嚣皇帝处死杨贵妃。

大有不达目的决不收兵之势。玄宗一看情况不妙,虽然兵变将士没把矛头直接指向自己,但是如不达所愿,双方僵持不下,后果不堪设想。

谁知道余怒未消的将士们还会有什么过激行为呢?唐玄宗想来想去,还是以自保为主,被逼无奈舍弃了爱妃杨玉环,命令自己宠信的宦官高力士动手。

在佛堂前的梨树上把杨贵妃吊死。兵变将士达到目的,愤怒情绪平息下来,马嵬(wéi)驿兵变就此结束。

唐玄宗在此次兵变之后,情绪不定,思想起伏,痛心不已,肝胆俱裂。急忙召集余下的大臣和亲兵部队,起驾赶往成都。沿途百姓拦马请留,玄宗命令太子李亨留下来收拾局面。

太子李亨分道北上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市),太子李亨担负起消灭叛军,光复两京收复国土的重任。

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背景(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第6张

756年7月12日,太子李亨在灵武城南楼即位称帝,改元至德,是为唐肃宗,玄宗被尊为太上皇。玄宗时代结束,李隆基在位43年。

762年(宝应元年)4月,唐玄宗与世长辞,享年76岁,开元盛世和他的开创者一起成为尘封的历史。

 
 四季桂花哪一种最好  满天星纸巾催芽法图解  在哪里能够订购鲜花  大樱桃树苗价格  紫霞湖畔  青山处处埋忠骨课文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唐朝安禄山之乱历史背景(唐朝中期安禄山叛乱的事件)》
文章链接:https://goodmancom.com/sysj/418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