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
世界上最荒凉的遗产(最古老的世界遗产)
   

世界上最荒凉的遗产(最古老的世界遗产)

世界上最荒凉的遗产(最古老的世界遗产)

本文目录一览:

  • 1、中国最冷清世界遗产,与故宫齐名,为啥游客却很少?
  • 2、地球上最荒凉的地方,关于合恩角的 8 个事实
  • 3、世界文化遗产:阿富汗巴米扬峡谷的巴米扬大佛
  • 4、走进荒凉的明显陵景区,看着被破坏过的残垣断壁,你感觉可惜吗?

中国最冷清世界遗产,与故宫齐名,为啥游客却很少?

我们中国本来就是一个地大物博的国家,不仅有着山河壮丽的自然风景,更是充满了浓厚了历史文化底蕴。说到世界上的历史文化遗产,其中属于我们中国的就有很多,像是故宫、长城、兵马俑、莫高窟等50多处,都是非常著名的世界遗产。而对于一个景点来说,如果被冠以了“世界文化遗产”的封号,不仅仅是对那个景区历史的见证,同时更能为其带去数以千万计的游客。

故宫、长城就是最好的证明,吸引了无数的中外游客不远万里的慕名前往,即使是在工作日的时候,里面的游客都是络绎不绝的,而每逢法定节假日的时候,景区更是呈现出了人山人海的场面。但是偏偏就有那么一处甚至能够与故宫齐名的世界文化遗产,却门庭冷落,只有少数的游客前去观光,被网友称作是“中国最冷清的世界遗传”,这个景区是哪里呢?

这个景点就是元上都遗址,元上都遗址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从这个景区的名称就可以得知,这是一处在元朝时期修建而成的地方,忽必烈就是在此登基,从而建立起了属于他的元王朝,在这个景区里静静的走上一圈,能感受到里面遗留下来的浓厚的元朝文化。但是这个景区却从修建好以来,一直都很冷清,游客稀少,甚至一年的游客还没有故宫一天的游客多,这是为什么呢?

在我看来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宣传没到位,知名度太低,知道这个地方的游客非常少,即使是发在网上的照片看起来也是一片荒凉,渺无人烟的感觉,提不起游客前往的兴致。再加上这个景区所属位置实在是太偏僻了,对于大部分游客来说,需要舟车劳顿,去一次实属不易,另外甘愿不远万里过去观光的都是真正喜欢并且了解元朝文化的,那这部分游客更是少之又少了,所以景区的冷清也是必然性了。

地球上最荒凉的地方,关于合恩角的 8 个事实

几个世纪以来,水手们为这个地方想出了一些不带深情的名字。它也被称为“恶魔之口”和“船墓地”,甚至被称为“老食人魔”。这都是关于一小块土地的。霍恩岛,霍恩角是火地岛群岛的最南端,是地球上最危险、最神秘的地方之一。铭刻在航运史上并充满传说,它仍然是地球上最荒凉的地区。这里只是关于他的一些事实。

难怪合恩角地区的气候被称为世界上最差的气候。这里一年下雨 300 天,刮大风。实际上,这股风是这个地方荒凉的主要原因。平均速度为每秒 43 米。这样的压力很容易击倒一个成年人。风总是朝一个方向吹——从西向东。事实是,在这个纬度上,风不断地在海洋表面进行“环游”。碰巧的是,一路上没有任何障碍。而且只有一个地方出现了相对狭窄的海峡——德雷克海峡。这里狂风肆虐,被迫通过有限的空间。

阴沉的合恩角/ travely-family.com

世界上最荒凉的遗产(最古老的世界遗产),世界上最荒凉的遗产(最古老的世界遗产),第1张

除了风,合恩角本身也在不断下雨,海上还有强风暴。这里也经常有浓雾,太阳很少出现在天空中,以至于住在这里的人们几个月都看不到它。

自发现合恩角以来的 400 年里,约有 15,000 名水手在其附近丧生。超过一千艘船被击毁。持续不断的风暴、强风、暗流和崎岖的海底地形已将合恩角变成了一个船舶墓地。

成功通过海角为水手意味着对他的技能的认可和对同事的尊重。甚至还有一个特殊的传统。在第一次成功通过号角后,水手有权在他的耳朵上戴上铜耳环,第二次是银色的,第三次是金耳环。顺便说一下,这个传统至今仍然存在。

费迪南德麦哲伦是第一个在他的环球旅行中到达这些地方的人。只是现在他经过合恩角以北一点,更靠近南美洲大陆,所以我们可以假设麦哲伦没有游到合恩角一点。

岛上的几棵树被从西向东吹来的持续风吹弯了/

1578 年,另一位旅行者弗朗西斯·德雷克上将 (Admiral Francis Drake) 出发了。他是第一个不得不充分品尝这个荒凉之地的恐怖的人。特点是,德雷克想沿着麦哲伦的道路驶过平静的麦哲伦海峡,但他的计算出现了错误,直接飞入了咆哮的合恩角黑 社会 。在德雷克的所有船只中,只有海军上将本人的船经过这里,驶入平静的水面。其余的都死了,撞在岩石上。从那时起,连接太平洋南部和大西洋的海峡被称为德雷克海峡。

合恩角在 1616 年被荷兰水手完全发现并命名。环绕着这座无名小岛,他们将其命名为纪念船长的家乡——霍恩(俄罗斯之角)。

很长一段时间,荷兰船长范德德肯因为恶劣的天气无法绕过合恩角。被激怒的航海者心中莫名地感叹,就算要航行到第二次来临,他也要绕着这个该死的地方转一圈。

据传说,与此同时,天空中传来一个声音:“就这样吧——游泳”,从那以后范德德肯的船一直试图绕过命运多舛的海角,几乎变成了鬼魂。他们说飞翔的荷兰人遇到了许多敢于航行这条航线的船长。

谦逊的合恩角灯塔/

很长一段时间里,雅根印第安人都住在这里——真正的海上游牧民族。但渐渐地,无论是由于欧洲文明的介入,还是由于气候的恶化,它们都逐渐消亡。从此,再也没有人敢在角岛定居。直到 1962 年,这里才建造了一座灯塔,经过细微的改动,它一直保存到今天。

除了灯塔,还有一个小型的智利气象站。服务人员 - 两个人。去年,智利退休军人一家带着孩子住在这里。一家之主负责照看灯塔,他的妻子保存着气象日志。合恩角的人类居住地不能称为永久居住地。这是一次商务旅行,为期一年。除了他们之外,号角岛上没有一个活生生的灵魂。

为了纪念 1992 年死于荒凉悬崖的水手和船长,合恩角竖立了一座巨大的信天翁形状的纪念碑。根据水手们的信仰,死去的船员的灵魂会变成信天翁,在飞行过程中经常尖叫,飞过激荡的海浪。

纪念碑的高度超过 7 米 /

我们无处不在的 Fyodor Konyukhov 在这里也表现出色。2010年,以科纽霍夫为首的一群游艇人登陆岛上,在地面上安装了一个东正教十字架。

主要是因为有一种更短、更安全、更简单的方法。这是巴拿马运河。只有大型油轮和其他巨型船只经过合恩角,其大小不允许通过巴拿马运河或麦哲伦海峡。

当然,游客喜欢这个地方。一些游轮特别航行通过德雷克海峡,让无数寻求刺激的人感到高兴,他们想要感受风的力量和海浪在自己皮肤上的嘴唇上的味道。值得注意的是,所有通过合恩角的游客甚至都获得了特殊证书。

最著名的是儒勒·凡尔纳的《乔纳森号海难》,1971年根据该小说拍摄了故事片《天涯海角的危险之光》,这部电影虽然老了,但很有趣。有没有过的不妨看看没看到

法国作家乔治布隆在他的《海洋的伟大时刻》一书中对合恩角的描述最为准确:

[img]

世界文化遗产:阿富汗巴米扬峡谷的巴米扬大佛

照片中远处是延绵的沟壑群山,近处是点缀着袅袅炊烟的绿洲农田,呈现出一幅荒凉与生命并存的画卷,绿洲由源出东部群山蜿蜒流淌的巴米扬河水灌溉着。

巴米扬河向北经昆都士河汇入中亚母亲河之一的阿姆河,最终注入咸海。这里就是位于阿富汗中部兴都库什山脉的巴米扬峡谷,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商贸重镇。

仔细看去,照片中两侧山体上有两个巨大的壁龛,它们在这里已经矗立了1500年,只可惜壁龛中的主人已经离我们远去

同样的地点,另一个角度,让我们能更清楚地看到1300米长的山崖上开凿的密密麻麻的洞窟。在这1000多个石窟内曾经遍布着大大小小的精美佛像和壁画,如今残存的荒凉与斑驳为我们讲述着巴米扬峡谷曾经走过的文明历程。

东西两侧的巨大壁龛内曾经站立着两座希腊式佛教艺术的经典之作----巴米扬大佛,西侧大佛高55米(180英尺),曾是世界最大的立式雕刻佛像,东侧大佛高37米(125英尺)。

巴米扬峡谷坐落在印度次大陆和中亚之间的兴都库什山脉中,海拔2500米左右,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心位置,源自高山雪水的巴米扬河在恶劣的大陆干旱气候中灌溉出一片生机勃勃的绿洲,农耕的发展与交通的便利,使这里成为古代商贸和宗教传播的中继站。

公元前327年,亚历山大大帝征服了巴米扬峡谷所在的巴克特里亚地区,这片土地上渐渐刻下希腊文化的烙印。

公元前256年这里成为大夏国的疆域。公元前130年左右,河中地区(阿姆河锡尔河之间的泽拉夫尚河流域)的大月氏人南下征服了大夏国。

公元前4世纪开始,佛教文明在印度次大陆北部地区开始传播,公元30年强大的贵霜帝国建立,开疆扩土的贵霜帝国开国君主丘就却笃信佛教,在他的影响下,佛教在现在的阿富汗地区兴盛起来。

印度次大陆北部的佛教文化艺术与当时在此扎根的希腊文明碰撞、融合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希腊式佛教艺术”(又称“犍陀罗佛教艺术”),其佛像雕塑带有浓厚的希腊和罗马风格。

早期的“希腊式佛教艺术”主要刻画佛传故事,到公元2世纪之后,单体佛像和大型佛像雕刻在这片地区逐渐流行起来。

两座著名的巴米扬大佛建于公元6世纪至7世纪,东侧大佛建造时间早于西侧约50年,建造者已无从考证。

大佛的外貌、发型、起伏的衣纹是典型的犍陀罗佛像风格,这种风格也深深影响了我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的佛教艺术,云冈石窟和敦煌石窟的佛像都具有显著的犍陀罗佛像特征。

我国著名高僧玄奘在630年左右曾路经巴米扬,在其著作《大唐西域记》中描述当地(书中称梵衍那国)是一个佛教兴盛的中心,并记载了这两尊宏伟的坐佛:“王城东北山有立佛石像,高百四五十尺,金色晃曜,宝饰焕烂”,其东有“释迦佛立像高百馀尺”,分别指较高的西大佛和较低的东大佛。

从大唐西域记等 历史 典籍的描述中可知这两座大佛当时曾被青铜、黄金和珠宝装饰得富丽堂皇。

公元7世纪开始,阿富汗地区开始了伊斯兰化进程,但在此后的数百年间,虽经历着风沙的侵蚀,巴米扬峡谷中精美的佛教雕塑依旧相对完好地被保存下来

在文明的剧烈碰撞中,两尊大佛终也难逃自己的命运。13世纪开始,这里的佛像开始遭到人为的破坏,17世纪时,莫卧儿帝国皇帝奥朗兹布试图用火炮摧毁两座大佛,但并未成功

1996年后塔利班控制了阿富汗绝大部分领土,2001年,塔利班动用大炮,坦克对这两尊佛教文化的无价之宝进行毁坏,3月12日两座佛像被炸药彻底摧毁。

走进荒凉的明显陵景区,看着被破坏过的残垣断壁,你感觉可惜吗?

在湖北钟祥市东郊的松林山,有一个世界文化遗产项目-明显陵,它和北京十三陵一起成功申报了世界遗产。而且因为是扩建改建为帝陵的,所以有很多独特的规制。因为明显陵在明末遭到“焚享殿”,地面建筑部分毁坏很严重,残垣断壁中带着凄凉,带着曾经的辉煌娇贵,难免会为这藏在深山人未识的联合国文化遗产感到可惜。

明显陵历时47年建成,是明世宗嘉靖皇帝的父亲恭睿献皇帝朱祐杬、母亲慈孝献皇后的合葬墓;两座前后相连的墓冢,郁郁葱葱,长满百年的老树。这里因为人少,这里幽静的很,同时,陵园里也显得非常肃穆,明显陵是明代帝陵中单体面积最大的皇陵,到达明显陵,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景区的牌坊。

明显陵人文旅游展示厅运用了多媒体和高科技手段,多角度的介绍了明显陵的前世今生。在参观明显陵景区之前,在这里可以对明显陵有个全方位的了解与认识。在了解完明显陵之后,还有很多科技感强烈的互动体验项目,可以帮助游客更直观更精彩的感受明显陵的魅力,所以不要急着走,耐心走完这里吧。

从明显陵第一道门进入后,需要跨过御河上的五座御桥和五道城门,每一坐御桥和城门都不一样,御沟,以其形式明确结合风水意向的“弯曲有形”,被当地称为“九曲河”,是显陵陵区的主要排水设施,走过第四座桥后,道路两旁除了树立各种动物雕塑外,还树立了文臣武将,这些雕塑栩栩如生,与很多皇陵的雕塑基本相似。

湖北省只有三处世界文化遗产,分别是,武当山,明显陵,唐崖土司城址。这次湖北之行,三个到了两个。十年前来过一次,十年后来发现了建筑更多的美,这是岁月的积淀。陵墓面积1.83平方公里,“一陵两冢”的陵寝结构,是历代帝王陵墓中绝无仅有,绝无仅有的父凭子贵,王墓改皇陵。

钟祥这个地方与明朝有关的东西不少,其中最为有名的要数明显陵了。明代的帝王陵很有特点,就是一字排开的对称型结构,如果有无人机的话十分推荐带上,从上帝视角俯瞰整个显陵是完全不一样的感觉。看到最后的断壁残垣,感到颇为惋惜。这里有很多门洞,多利用框架式构图,拍出景中景的感觉,非常棒!

数百年过去了,显陵的部分动物雕像已经风化,但那些文臣武将们,仍然轮廓清晰并忠实地伫立了数百年,走到第五座御桥后,就到陵墓最神秘的地方了。在偌大的广场上,有一座圆形的池塘,池塘的水位几乎与地面齐平。据当地人说,池塘水位很多年一直这样,500年来水位不枯,一直是个未解之迷。

对于这座深不见底的池塘,附近人们也代代相传,说池塘的底部才是地宫的入口,可能正因为这样,明显陵至今未被盗墓者得手,绕过池塘,就到了明显陵的陵恩门,这道门是内城紫金城的正门,两侧各有一堵墙,墙上是精美琉璃琼花图案,这座门里,是显陵最精彩然而也是最令人遗憾的地方。

你听说过明显陵吗?在钟祥,明显陵景区可谓家喻户晓。这座中南六省唯一的一座明代帝陵,以其独特的构造和传奇的故事吸引了无数游人前往。这些陵墓是中国封建时代对灵魂信仰的集中体现,凝聚着一个时期的思想、观念和审美趣味;也反映了当时的经济状况、科学技术水平和营造工艺水平。走在这些明代皇陵遗址上,看着只剩下台阶和基石的地基,会让人浮想联翩,甚至想穿越时空,去明朝嘉靖年间走一遭。

 
 上学歌儿歌  白芨种苗多少钱一公斤  张嘉佳  金刚藤咀嚼片  盆栽百合花能活多久  于小彤资料 
打赏
版权声明:本文采用知识共享 署名4.0国际许可协议 [BY-NC-SA] 进行授权
文章名称:《世界上最荒凉的遗产(最古老的世界遗产)》
文章链接:https://goodmancom.com/sysj/42038.html

相关推荐